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育人质量为中心,聚焦高水平中职校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助力新时代强市建设。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的建设实现新跃升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化落实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校园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主题教育任务要求,严密对照学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夯实基层党建根基。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大发展年轻党员工作力度。坚持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专兼职党务工作。始终把开展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作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高标准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筑基石 品味百年育英才”党建品牌,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带动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加强。
(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干部考核、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严格执行网站、公共场所标语等登记审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一会一报制”,持续加强对学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1个主网站和21个二级网站的统管。积极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传播渗透,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力维护了学校意识形态领域良好态势。
(四)抓好宣传文化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全面提升新媒体技术平台,推动学校宣传工作提档升级。完成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宣传任务,高质量做好报送工作信息。围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这条工作主线,组织开展宣传报道。持续讲好学校故事,积极宣传学校办学活动、亮点特色,展示师生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良好精神面貌。
(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停坚持严的主基调,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机制,突出“关键少数”,推动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责任链条逐级延伸、层层压实。加强对招生工作、公开招聘、评先树优等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加大惩治力度,坚决遏制违纪违法行为,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持续推进“清廉校园”建设,不断深化正风肃纪,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筑牢廉洁防线,实现了教职工警示教育全覆盖。
(六)汇聚统战群团力量。组织学校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学习活动,引领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画好学校发展的同心圆。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待遇,老同志对离退休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组织召开2023年教代会,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不断拓展;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做好教职工查体、福利发放、困难职工救助等服务。
二、坚持提质培优,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跃升
(一)加强思政课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更加符合思政工作规律、顺应人才培养规律、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思政工作新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实现“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80%。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教育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重点做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大力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师德水平和信息化素养。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探索“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健全1+X证书制度试点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把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创新创业教材,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和指导,力争在国家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四)强化教科研工作。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课题立项、结题、获奖数量和质量;积极参加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活动、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班主任大赛等各项活动;扎实推进省级品牌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等职教专项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三、坚持培根铸魂,推动立德树人成效实现新跃升
(一)坚持以团建带德育。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去抓,通过开展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等学习活动,不断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视活动育人,通过“国旗下讲话”“颂歌迎五四”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以迎接党二十大为主题的军训活动,引导学生将红色理想信念入脑入心入行。
(二)强化习惯养成教育。狠抓学生常规管理,加大校园纪律巡查,深化“二十一天行为习惯养成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中华优秀家规“进家庭、进班级、进学生头脑”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精神风貌。
(三)加强文化育人。以社团建设为抓手,开展具有职业特点的文体活动。各个社团活动将传统文化、专业技能融入活动之中,让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提升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以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开展“一班一品班级主题文化建设”活动,取得良好育人效果,成为学校班级管理的新亮点。
四、坚持互融共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跃升
(一)推动文明创建提质。扎实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年终网审材料上传、汇报材料撰写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将文明单位创建与学校各项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大力打磨工作亮点。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重视无烟环境营造,师生控烟意识明显增强,巩固市级无烟单位成果。
(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学校积极开展“齐鲁工匠”“聊城好人”等先模人物的评选推荐活动,发挥模范人物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扎实和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见效。
(三)增强服务回馈社会水平。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将文明单位创建、创城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开展春节进社区送春联送福字等系列特色创建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圆满完成对顾官屯镇枣华新村开展帮扶工作,帮扶枣华新村发展致富。持续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助力国家西部教育振兴,并取得显著成效。
五、坚持提质控量,招生就业、校企合作实现新跃升
(一)做好就业工作。积极与国有企业、先进地区企业、先进高端企业对接,为学生实习及就业提供更多选择方案。完成2020级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确保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满意率达95%以上。
(二)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山东青檬科技有限公司、大山坳餐饮公司、硕果科技公司的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和拓展合作内容,确保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果。
(三)规范学生资助和学籍管理。高质量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及助学金发放工作。完成2023级新生学籍审核注册、系统上传、学籍清查工作,学籍异动月报制度要得到严格执行,毕业生证书及档案手续按时发放。
六、坚持以人为本,后勤保障工作实现新跃升
(一)打造“平安校园”。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责任分解到具体岗位,明确到人,层层落实。增设技防设备,更新校园监控系统,提高监控覆盖面。
(二)实施依法治校。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推动学校在制度框架下规范运行;强化民主监督,确保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开展法制专题讲座进校园活动,着力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和法治思维。
(三)推进人事工作。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以能力、水平、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队伍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广大教职工用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负责尽责、创新作为。
(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推动财务运行更加科学合理。完成学生公寓楼宇升级改造,提升学生住宿条件。依托集教学服务、学生管理、办公行政、后勤保障等项目于一体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度,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使校园的教育、学习、生活更加智能高效。进一步提高师生饮食服务水平,打造校园绿色健康环境,师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五)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推动校史馆、档案馆建设,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购置纸质新书、电子书资源,提升了学校图书馆服务和育人功能。深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全校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聚焦聚力学校中心任务,踔厉奋发、担当作为、笃行不怠、开拓创新,奋力谱写学校新时代高品质发展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