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师德师风宣讲比赛宣讲作品选编(八)

作者:刘冉 时间:2024-02-27 点击数:

铭初心强师德 铸忠魂展担当

做新时代“大先生

升学部 郭亚莉

从古至今,教师不仅是《春夜喜雨》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也是《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更是《蜂》里的那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责任与付出。是啊,人生在世,皆有使命。为师者,传薪促火,铭初心逐梦潜行;立德树人,铸师魂引领人生。

今年,是我踏入教师岗位的第八年,时光飞逝,无数个日日夜夜,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往,洒下心血点点;浇花朵,育桃李,春华秋实,奉献赤诚一片。八年的教学经历,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所谓教育,不是一场来势汹汹的倾盆大雨,而是润物无声的绵绵细丝。不是凭空拔起的高峰,而是日月夯实的地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件足以被忽略的小事儿,都像无边细雨一样,时时刻刻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教育之路是我心中的一束光,在这束光的照耀下,让我勇敢前行,迎风绽放。

一、追随光——争做“大先生”,要有坚定的信念

师者,以德而耕,树立清晰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才能收获山河。七年前,刚踏入教育岗位,父亲的那句:“作为教师,专心教书,不断进步,好好育人!”始终谨记在心。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清晰地规划,一年入门,三年成为合格教师,七年成为优秀教师,我深知,只有不断丰厚自己,才能引领学生成长。就是这样的信念,让我抛除一切杂念,静下心研究教学,深耕着我的“教育梦”。2016年,也就是我踏入教师岗位的第一年,何其有幸认识了我一生的恩师——高林生先生,忘不了先生的那句:会讲故事的老师将来一定是一位好老师。就这样我成了高老师最小的徒弟,手把手指导我的教学,一开始的我对课堂教学一无所知,是高老师一次一次的陪着我磨课,一字一字的帮我设计环节、修改教学设计,无数次为我解读教材,这些场景历历在目。那一节又一节公开课的呈现,是我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脚印。无形中,我也在老师的庇护下慢慢地成长。承蒙先生的教诲,两年的时间,使我快速熟悉教材,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时,我清晰地认识到,要想不负使命,勇担新时代赋予教师身上的重任,唯有筑牢坚定地信念继续潜行,不待扬鞭自奋蹄,教育之路扎根的过程,我不断地讲授公开课,从区里学科教研会到市里的教材培训会,再到后来的市教学能手评选、七彩语文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等等,不论是公开课还是比赛课,我都认真备课,深入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携着坚定地教育之梦,用满腔的热情继续去磨练、去探索、去坚持。

二、迎风开——志做“大先生”,要有迎难而上的担当

师者,追风赶月,任重道远,迎风绽放。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家庭的温暖,还有不懈的责任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在传播学识技能的基础上,更要承担起新的使命。2020年疫情侵袭中国大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萦绕耳边,接到教体局通知是在大年初五的晚上,由我和全市168名教师一起为全聊城地区的学生录制线上语文课程,从接到那通电话起,我深深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每天备课到凌晨,再穿过一条条空荡的街道录课、剪辑、上传,每天辗转于学校和家庭之间,身体很累,但心里很暖。就这样每天尽全力克服着一切困难,历时16周,录制了17节线上课,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赞美和喜爱,是我教育之路最好的收获。肩头虽然压着千斤担,心中依旧亮着一缕光。这一缕光,就是对教育事业坚若磐石的担当。萤火微光,聚之成芒,在教育这片热土上,默默坚守,努力奋斗,续写新篇。

三、向前进——当做“大先生”, 要有不断学习的初心

师者,循梦而行,永葆初心,向阳而生。我常常在想,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真正读懂教育的内涵?如何才能保持有源头活水?除了有坚定的地教育信念,迎难而上的担当,更要有不断学习的初心。今年6月,我来到了财经学校,成为了一名中职教师,学校是新的,学生是新的,教材是新的,一切都是新的,将要走上高中教学的讲台,怎么办?内心不免有些打怵,但是很快就消除了顾虑,选择意味着热爱,一切从头开始吧,要想站稳课堂,研读好教材是第一步,于是利用暑假的时间,我研读了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找到大量的关于春季高考的政策的文件,教学目标是什么?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我在授课前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开学后每节课上课前充分备课、写好教案,带着本节课教学目标走进课堂,课余或教研时间不断向同年级组优秀的同事和前辈学习请教。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实践,学生慢慢期盼着上语文课,喜欢听语文故事,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他们课堂上渴求知识的眼神,听到他们课下交谈时爽朗的笑声,我深深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份付出也秉承着我的教育初心。

来到财经,我身边有许许多多优秀老师,他们一边勤学苦练学科专业知识,一边把最大的爱心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管理中,怀揣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大国工匠的初心,心有坚定信念,勇担时代重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者自己微薄的力量。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最后用张桂梅老师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宣讲: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们来源于山间的溪流,必然也要站在群峰之间,用切实的行动践行我们的教育之梦。铭初心,展担当。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们有敢于创新的校领导,有奋进担当的筑梦者,有乘风破浪的追梦人,我愿和全体财经人一起洒下耕耘的汗水,收获丰硕的果实。




内部链接

版权所有  ©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鲁ICP备17043138号-1  ©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光岳路199号    办公电话:(0635)71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