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通知】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 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预备通知)

作者: 时间:2021-03-18 点击数:


 

各市教育(体育)局、高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1号)的有关要求,教育部决定开展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建设目标

面向职业教育,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全面推进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快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申报条件

(一)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入选示范课程相应授课教师、团队自动认定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不需单独申报。

6.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7.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8.职业教育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1.中心聚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定位准确,育人理念先进,工作规划清晰,任务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完备,建设特色鲜明。

2.中心负责人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对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深刻理解,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中心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具有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

3.中心积极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和有力推进学校、院系、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并在校内外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4.中心支持指导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立足专业特色和课程育人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建成一批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有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并开展推广共享。

5.中心开展经常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交流、观摩和培训活动,汇聚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合力,积极推动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整体提高。

6.中心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学校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院系、教师的绩效考核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7.中心在政策、经费和条件等方面保障有力,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享、展示、培训、研讨等活动的良好基础和支撑能力。

四、报送办法

1.推荐途径及限额。

山东省教育厅负责组织省内职业院校的推荐工作,申报材料由我厅初评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后统一汇总报送教育部。推荐课程不超过9门、教学研究中心不超过1个。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含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原则上按照1:2比例推荐。

各市教育(体育)局择优向我厅推荐本市内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每市推荐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不超过2门,教学研究中心不需推荐;

各高等职业院校(含职业技术大学,下同)直接向我厅推荐,每校推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超过1门;教学研究中心限省优质校、国家双高计划学校申报,每校不超过1

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统称行指委)有6个推荐名额,各积极争取

我厅将根据申报情况择优认定一批省级项目。

2.请各单位于2021年3月20日下午5:00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联系人信息表(附件1,含word版和加盖公章扫描件),发送到指定邮箱。

3.请各单位于20213月24日前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附件2,含word版和加盖公章扫描件)《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电子版(附件3,含word版和加盖公章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4.联系人及电话:熊庆帅陈志浩,联系电话:0531—81916551申报材料报送电子邮箱:zjc03@shandong.cn。

五、组织管理

(一)构建三级示范体系。单位要及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发掘课程思政建设典型做法,持续深入抓示范、树标杆,推动建设国家、省级、高校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体系。

(二)强化支持保障。

各单位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学校、院系、教师的绩效考评内容

(三)广泛宣传共享。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国家级示范课程资源将在爱课程网、“智慧职教”网、新华网“新华思政”等平台展示,支持省级、高校的示范课程资源推送至相关平台展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优质资源更大范围共享。

 

附件:1.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选树工作联系人信息表

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

3.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

2021年3月17


附件1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联系人信息表

 

推荐单位名称(公章)

姓名

所在部门

职务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附件2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推荐类别:  职业教育  

普通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申报学校:

推荐单位

 

 

 

 

二一



 

1.每门课程均需明确“推荐类别”,只能从“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中选择一个选项填报。

2.申报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

3.“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代码”和“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请规范填写。没有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分别填写00”和“0000

4.申报书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5.所有报送材料均可能上网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大类代码

 

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学    时

 

学    分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式

线上课程地址及账号

 

注:(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

(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8人之内

序号

姓名

院系/

部门

出生

年月

职务

职称

手机号码

电子

邮箱

教学任务

1

 

 

 

 

 

 

 

 

2

 

 

 

 

 

 

 

 

3

 

 

 

 

 

 

 

 

4

 

 

 

 

 

 

 

 

5

 

 

 

 

 

 

 

 

6

 

 

 

 

 

 

 

 

7

 

 

 

 

 

 

 

 

8

 

 

 

 

 

 

 

 

 

三、授课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课程负责人

情况

(近5年来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教学团队情况

(近5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如不是教学团队,可填无)

 

 

四、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等情况。500字以内)

 

 

 

 

 

五、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等情况。1000字以内)

 

 

 

 

 

六、课程评价与成效

(概述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以及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情况。500字以内)

 

 

 

 

 

 

七、课程特色与创新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的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等。须用1—2个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500字以内)

 

 

 

 

 

 

八、课程建设计划

(概述今后5年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改进措施、支持保障措施等。300字以内)

 

 

 

 

 

九、附件材料清单

1.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2. 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必须提供)

(课程负责人签字。)

3. 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4. 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以上材料均可能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十、课程负责人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十一、申报学校政治审查意见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该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学校党委(盖章)

年   月   日 

 

十二、申报学校承诺意见

 

学校进行择优申报推荐,并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认真核实,保证真实性。

该课程如果被认定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承诺为课程建设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该课程继续建设五年。学校将主动提供并同意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的网站上公开展示和分享。学校将监督课程负责人经审核程序后更新资源和数据。

 

主管校领导签字: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十三、中央部门教育司(局)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3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书

 

 

 

中心名称:

中心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申报类别:职业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二一


 

1.每个中心均需明确“申报类别”,只能从“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中选择一个选项填报。

2.中心应为申报单位的实体机构,“成立时间”具体到年月。

3.申报书按每个中心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4. 所有报送材料均可能上网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十四、基本情况

中心名称

 

成立时间

 

人员数量

 

设置形式

○独立设置 ○依托职能部门设置 ○依托院系设置 ○其他

______________(非独立设置的,均需填写依托单位名称)

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描述中心组织架构和具体运行机制。300字以内)

 

十五、队伍建设

2.1中心负责人

    

 

出生年月

 

职    务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践情况

(描述本人主要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500字以内)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描述本人主要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情况。500字以内)

获得的课程思政相关奖励情况

(描述本人获得的省级以上课程思政相关奖励情况。500字以内)

2.2中心人员

序号

姓名

院系/

部门

出生

年月

职务

职称

手机号码

电子

邮箱

兼职/专职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情况

1

 

 

 

 

 

 

 

 

 

2

 

 

 

 

 

 

 

 

 

3

 

 

 

 

 

 

 

 

 

4

 

 

 

 

 

 

 

 

 

5

 

 

 

 

 

 

 

 

 

……

 

 

 

 

 

 

 

 

 

 


十六、内容建设

发展定位和

主要职责

(描述中心的发展定位和主要职责。300字以内)

建设理念目标和

已开展建设内容

(描述中心建设理念、目标,以及成立以来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800字以内)

探索创新情况

(描述中心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路径的情况。500字以内)

资源建设情况

(描述中心推动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设及其推广共享的情况。500字以内)

培训交流情况

(描述中心开展校内外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交流、观摩和培训情况,培训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规模、时长及效果等。500字以内)

评价体系建设情况

(描述中心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情况。500字以内)


十七、成果成效

成果取得情况

(描述中心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800字以内)

成果使用情况

(描述中心建设成果在指导推进学校、院系、教师等不同层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以及有关校内外辐射情况。500字以内)

 

十八、支持保障

政策方面

 

描述支持中心建设所出台的保障政策及实施情况等。500字以内

 

 

 

 

经费方面

 

描述支持中心建设所给予的经费支持及其来源、使用情况。500字以内

 

 

条件方面

描述支持中心建设的办公条件情况。500字以内

 

 

 

 

 

十九、建设计划

简述中心今后5年的建设规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困难、主要举措和支持保障措施等。500字以内)

 

 

 

二十、中心负责人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不违反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知识产权清晰

 

中心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二十一、申报单位政治审查意见

 

该中心建设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

中心负责人及成员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申报单位党委(盖        

                   年   月   日       

 

二十二、申报单位承诺意见

 

本单位对中心有关信息和填报内容进行了核实,保证真实性。如被认定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本单位承诺为中心建设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支持,持续加强中心建设。本单位将主动提供和同意中心建设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网站上公开展示和分享,并将监督中心负责人经审核程序后更新资源和数据。

 

      主管负责同志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二十三、中央部门教育司(局)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内部链接

版权所有  ©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鲁ICP备17043138号-1  ©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光岳路199号    办公电话:(0635)71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