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宣传教育>>正文
宣传教育
【廉洁时评】 以廉政文化涵养清风正气
编辑:胡守磊   时间:2020-12-29  浏览次数:

“士而律身,固不可以不严也。然有官守者则当严于士焉;有言责者又当严于有官守者焉。”这句廉政名言出自今天介绍的元代名臣张养浩所著《风宪忠告》一书,意思是各级官员要“自律第一”,官员的职责越重,自律应当越严格。不仅仅是张养浩,在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廉政名言、廉政诗文、廉政故事,读之动人心弦,发人深省,可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意识,更好地做到修德、自省、笃行、慎独。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名声也好,政声也罢,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人民会在心中为他们立碑,青史会为他们留名。比如东昌府区就有着廉政文化的深厚底蕴,历代贤臣廉吏在此立家规、树家风,既有春风化雨的生动故事,又有辑之成册的传世家训。像曾在四知堂的墙壁上写下“韦弦千古意,冰蘗一生心”诗句以证心志的元朝堂邑县尹张养浩,拒绝密谋私分防洪抗灾赏银、修建“六知”桥的明朝东昌府知府蔡兴同,还有我们曾经介绍过的阳谷廉桥文化,高唐家风文化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廉洁因子。深入挖掘本地廉政文化资源,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可以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廉政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以廉政文化涵养清风正气,必须做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创新发展、融入生活。创新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传统廉政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从“义利之辩”到“廉洁自律”,从“民惟邦本”到“以人为本”,把官场的廉贪与民心向背联系起来,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廉政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文化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渗透到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之中,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感知它、领悟它、遵守它、信仰它,达到“日用而不知”。这就要用好用足各类文化形式和载体,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廉政文化,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形象地告诉大家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培育全社会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使崇德尚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深度挖掘聊城历史文化中的廉政内涵,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教育、引导、激励广大党员永葆清廉本色,就能涵养清风正气,为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生态注入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版权所有  ©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鲁ICP备17043138号-1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光岳路199号     办公电话:(0635)7119902